首先感谢申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们对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的看法。我是智慧城市部级协调小组专家委员会成员,虽然没有什么活动,但是大家经常在网上有些讨论。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或者说智慧能源的发展都碰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智慧”认识的局限,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能建立一个有智慧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我们虽然还没有把问题”想通”,但是我们却已经在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由何而来

说到智慧城市或者是智慧能源,就要追溯到整整十年前,2008年我们开了奥运会,接下来就是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开始讨论”智慧”的发展,也就是信息技术将跃上一层楼的发展。当时,IBM公司总裁彭明盛讲”世界正在变得更小、更扁平,而且更智慧”,他说用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来推动智慧地球的发展,也就是”3I”。这个观点也特别提出了无所不在的连接,也就是下一代的信息技术如何发展。今天我们也看到了物联网出现了无所不在的连接,信息化是一种趋势。但是当时都受到行业的局限,我们讲智慧的时候,还是局限在一些线性思维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当时,IBM也提出了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主要还是新型的数字化的电网升级,而且主要还是解决电力的可靠性、自愈等电网的传统型矛盾,同时也说提升电力的使用效力,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跨行业去思考问题,当然彭明盛同时也提出了智慧建筑、智慧金融、智慧保险、智慧交通和智慧的水。前一阵子我儿子在美国开车撞车,担心会不会影响到他保险,因为现在美国的保险都是和大数据相连,你是不是得到过什么罚单,出过什么事故,有什么不良的其他记录等等都可能会导致保险费的增加。保险费成为一种动态的结构,这实际上在当时就提出来,后来逐渐的成为现实。

彭明盛提出这个说法的时候,我们的国家电网也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后来升级成为”坚强智能电网”,再后来成为”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现在升级为”全球能源互联网”,要把北极的风电输送到中国来,要把沙特的太阳能也输送到欧洲去,非常的宏大。但是他们的想法和很多做IT人的想法有区别,在2008年的同一时刻,韩国人描绘了不同的”智慧能源”形式和智慧城市形态。所有的建筑都应该光伏建筑一体化,每一座建筑既是建筑,又是一个能源一体化的能源设施,光伏、储能、智能控制和能量回收等,无论是学校、工厂、办公楼、家庭都是如此,而由此构建一个智慧的城市能源体系,这样去解决城市里的能源供应,要解决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建筑甚至每一个家庭的参与问题。当智慧城市或者智慧能源被提出,其实一直有一个非常大的矛盾,就是我们是顺着工业思维去继续考虑问题,还是用互联网思维去颠覆性的认识问题,这是我们到今天为止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发展并不顺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到了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苗韧博士执笔,我和清华大学的曾嵘教授一起参与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的编写。智慧能源依托信息化手段对能源系统进行智慧化管理,实现能源系统的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运行,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和关键基础性平台。同时,智慧能源还在功能上支持智慧城市中工业4.0、智慧建筑、智能交通等多个关键组成。

白皮书认为,智慧能源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持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升终端能源使用效率;支撑灵活高效安全的能源传输网络;支持系统内多主体、多维度、多能源品种有效互动;支持灵活的能源市场运行;支持政府能源监管。智慧能源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获取、广泛互通、优化决策、动态匹配和综合管理等五大组成单元。智慧能源将成为智慧城市的一个基础性平台,让它开放,让各种各样新的技术搭载在这个平台上。但是那个时候的认识还是有局限在的,还是局限在能源中一直跳不出来。

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积极推动”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智慧能源的理念。这个理念中讲的是扁平化。国网提出的宏大通过特高压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实现路径,当时我们一直和国网的朋友们争论,他们说如果电网不安全、不坚强,你们怎么智慧?我们的逻辑正好相反,我们认为只有电网更智慧,电网才能更安全。这个文件出台强调了电网和能源系统的高度扁平化,要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的革命,传统的能源供应消费模式是工业模式,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要颠覆传统的工业逻辑和工业模式,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这件事。昨天很多嘉宾都说到能源的四个革命,第一个革命是消费革命,消费革命的核心是能源效率的提升,不是说我们要无限扩大能源供给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需要,中国资源解决不了就到世界上解决,把全世界的电网连在一起来供应我们的市场。这个文件的核心思想是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化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性优化。

我们一直以来讲的矛盾在于对智慧的认识。其实中国古人对智慧有很深的认识,参与起草这个文件的是刘建平博士,他是国家能源局规划司规划处处长,也是国家能源局不多的博士导师,带着博士生的教授在能源局担任官员。他写过一本书就叫《智慧能源》,他参阅了很多的著作和文章。2008年我写过一个文章《当能源充满智慧》,他比较认可,让我给他的书写个序,我就写了下面这段文字:智是”知”字与”曰”字,意为信息的交互;慧上面两个”丰”,是国事和天下事,彐是是妇和扫帚的组成部分,意为家事,将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放在心上,就是慧。为弥补人的局限性,今天也可以同时也放在”芯”上……

其实智慧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在英文中有很多词汇,美国现在更多用”smart”聪明这一概念较多,smart不是”大智大慧”,更多地是描述聪明。我们中国的文字有更强的表述能力,更能够理解它的本质,所以我们中国人更多用智慧。什么是”智慧”?中国历史上谁最有智慧?智慧的化身是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最有智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未卜先知,也就是说他有预测的能力,所以智慧的关键是要有预测能力,也就是IBM彭明盛说的要建立洞察力,看透本质,看明趋势。那么如何才有预测的洞察力?看看”智慧”这两个字,智是知和曰组成的,”知”是听、看、闻、触摸,都是接收信息。”曰”是说,是输出信息,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信息的充分交互。再看”慧”字,上面两个丰,中间那个字大家知道念什么吗?这个字叫”彐”,像是女人头上的簪子,意为家事。从字面的解释来看,就是一个丰是国事,一个丰是天下事,中间那个彐是家事,也就是国事、家事、天下事都要放在心上才是慧。所以,智慧不仅要大智大慧,而且要兼顾家、国、天下。

智慧需要无我

我有一个北大的同学,前不久我到她家做客,她们夫妇和我说佛,她说慧的最高境界是”无我”,连”我”都没有了还有什么疾病、烦恼、仇恨吗?什么都没有了。我就在悟这句话。我前几天去南方电网开会,结果到机场一摸发现钱包没有带,意味着我没有信用卡,没有身份证,没有一分钱,你们认为我能够旅行吗?我到机场派出所用了20秒就办出来了临时身份证,然后顺利登机,我拿着临时身份证和手机在广东呆了几天没有任何问题,只有在中国能够做到。这件事让我想起来我1988年出国的时候,为了办国内的手续不得不到处托人找公安局的朋友,还送了很多礼,但是你看这些年的变化。我去香港,拿着港澳通行证30秒就办好了,不需要见任何人。我们总是说中国官员腐败,其实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而我们自己就是土壤。但是当技术的发展变成了”无我”,公安系统把自己的利益放下了,那些可以卡住你的官员已经没有了,你面对的只是一个服务于人民的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和大数据、云计算,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也就是我们的公安系统推进智慧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用他们真正的智慧实现了系统真正的智慧。这个系统将成为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国家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给人民以更便捷,也为智慧安全建立保障,未来将会产生无尽的扩展空间,并会服务于我们的智慧能源。发展智慧能源决不能局限在自我的小天地里,想借信息技术将自己的既得利益做大做强是最没有智慧的想法,也不可能建成智慧能源。

中美贸易战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时代的认知矛盾,是对未来世界和利益的认识出现矛盾。特朗普”美国优先”让美国再一次的伟大,只把美国自己放在心上,只有美国没有别人,美国合适就行,别人怎么样无所谓,这是”慧”吗?我们在说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在认知上有很大的差异。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层认知,实际上来自于互联网思维,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的认识,是要背离过去工业时代。特朗普想的是在美国重新恢复它的工业制造,这个事情实际上是很可笑的事,就像是我们中国的农耕文明非常的灿烂,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伟大复兴,给在坐的每个人发两亩地都去种地去,这能够实现更伟大吗?所以特朗普希望重新在美国建立工业时代,解决美国再次强大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即便再增加了这些工厂也不会增加就业,因为美国现在新建很多工厂都是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靠机器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需要的人他们也没有。马斯克建设的工厂就解决不了多少就业,都是机械手在工作。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中国已经在这样做,全世界都在这么做。我们去通威集团在四川的光伏生产工厂,整个工厂没有人,叫”黑灯工厂”,没有生产工人只有维护技术员。中国都在这样做,美国能不这样做吗?

我有一个战友,他儿子在温州开小工厂生产电子元器件,两年前他儿子和我商量说要上智能生产线,一个很小的工厂上智能生产线干什么?他说如果不上的话就没有办法和别人竞争,因为大家都在上智能生产线,说智能生产线不用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残品次品,企业更有竞争力。现在我们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整个世界都在变化的时候再把美国拉回到工业时代?特朗普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认为这样可以为美国增加就业。现在煤炭在美国有多少工人?2016年只有6.6万煤矿工人,加上他们的家庭不过20万张选票的基础。页岩气革命在此之前就已经减少了将近3万个矿工就业,而页岩油气整个产业链增加了40万有效就业。尽管特朗普不断的挺煤,但是煤炭还在不断的退出。去年1月到今年6月美国又关闭了170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今年20多座燃煤火电厂将被关闭。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光伏到2017年的时候有11529个太阳能制造企业,这里面创造了20多万个就业,其中51.71%的工作和服务、安装有关系,要爬到一户户居民的屋顶上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同时还有配送相关服务,还有项目的开发,真正从事光伏产品的生产的人员非常的有限。而美国整个化石能源发电一共就业只有187100人。当整个能源转型的时候,给各个行业带来的结果完全不一样,这背后其实还是一个智慧的问题,你有天下观的时候才有慧,如果你没有慧,你只能把今天的美国往回拖。其实特朗普真正的敌人不是我们中国,而是它自己国内的对手。他搞了两个专家委员会,请了国内那些大的企业代表未来的领导人,结果他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是鸡同鸭讲,谁也说不服谁,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专家们纷纷的撤离,特朗普还说他们撤离马上还有别人参加,结果还是解散了。因为什么?特朗普退出了《巴黎气侯协定》,要让化石能源帮助美国更加的伟大,大家并不认同。马斯克说我们通过一个太阳能屋顶、一套储能系统和一辆电动汽车,让4500个美国家庭实现能源的无碳独立,不是美国的能源独立,而是每一个家庭的能源独立,将这个模式推广到全世界,让全世界20倍于美国家庭的人都是些能源的自给自足和互联互助。所以互联网的思维是完全不一样,今天的智慧能源也需要智慧的思维。

2016年美国出现的问题是天然气发电和太阳能、风电,几乎各占1/3,而淘汰的不仅是煤电,还有天然气发电。尽管美国的天然气非常的便宜,页岩气革命到现在,天然气发电就是8毛钱一方气,而且天然气发电的技术不断的进步,发电效率已经达到了65%,下一步的目标是70%,即便如此仍然没有办法和光伏、风电竞争。昨天制造光伏的晶科能源姚峰副总裁说,他们现在美国的报价就是1美分多一点一度电,不到一毛钱一度电,这是在美国的报价。当然美国的地不要钱,他们没有各级政府向你们收那么多的苛捐杂税,没有电网公司对你接入系统的费用,所以他们可以做的很便宜。这意味着今天由于技术的进步一切都在颠覆。昨天我们听了天然气论坛,有专家说美国的消费还会大幅度增加,但实际上另一些人也很悲观,认为天然气不太可能增加那么多,由于技术的进步,由于可再生能源不断的普及,而且无处不在的接入和就地发电就地储能会使整个事情发生变化。

到了2017年这个情况更加严酷。到12月份的时候,天然气的发电新增装机只占了很小的比例,风电几乎是它的一倍,光伏和它差不多。这个变化的背后与发电售电价格有关系。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的电价,是煤电无法竞争的,所以被迫退出,即便特朗普再挺它也没有用。但是天然气也没有办法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竞争,光伏、风电,无论是多晶硅还是薄膜都没有办法竞争,因为他们发的电比天然气更便宜。而且不仅是便宜,它就在你的屋顶和周边发电,让你拥有一个自己的发电厂,不怕各种灾害,保障你的供电,这让你有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代表了一种趋势。马斯克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一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特斯拉M3型车产量已经达到每天1000辆的目标;让每一个家庭拥有一个太阳能屋顶,原来单晶硅、多晶硅光伏板不像是瓦,不好看,马斯克就重新设计一个光伏瓦,我们中国也在做,汉能就在生产薄膜的”汉瓦”。马斯克让每一个家庭挂一个充电宝,以前认为7个千瓦就够了,卖3500美元,卖的挺好,现在到14千瓦,带逆变器。把这三个接在一起就实现了一个家庭能源的独立,再把一个个能源独立的家庭连接在一起成为能源互联网,在智慧的控制系统整合下,互助互济就是我们追求的智慧能源。

在美国,能源和金融都是要被监管的,所以在纽约州有一个金融和能源监管委员会,他们的主席理查德·柯夫曼认为,未来的电网将成为一个新的平台,来促进大型公共事业公司和创新者合作,向创新者不断的开放,让创新者在电网的平台上创新,而不是与他们竞争。我们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在推动这件事,希望他们平台化。还有一个是搭建复合型电网,还具有分布式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大电网的低成本和弹性,并且在电网中电能可以多方向传输,通过分布式发电和电网的智能互动,让分布式帮助电网更加安全,也让电网帮助分布式更加便利。他提出今后电网要服务于”生产型消费者”。最新的说法是”投资—生产型消费者”,因为区块链技术出现以后,每个人可以成为既是投资者,又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并通过智慧的系统将一个个投资—生产型消费者彼此链接,彼此互助,彼此共享。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正在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颠覆。最近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电动汽车服务公司,这个服务公司今后是国家电网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电网公司要向平台化转型,要向服务转型,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电动汽车。去年,我们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可以达到300-400公里,今年可以达到400-500公里,明年标配就是500公里,2020年标配甚至可能达到700公里,到2022年以后600-800将成为一个普通的车型,到2025年一次充电跑1000公里不是幻想。华为的电动汽车可以达到1000公里,可能马上就要投入市场,但是哪一辆车需要一次充电跑1000公里?工信部要求动力电池2000次循环,储电能力降低不能超过80%,这就意味着如果是500公里2000个循环就要跑80-100万公里,如果是1000公里就要接近200万公里,哪辆车可以跑200万公里?没有一辆车需要这么多,这个时候电动汽车就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它不再是交通工具,汽车只是它功能很小的一部分,就跟特斯拉不参加汽车展一样,他们不认为是汽车,他们认为特斯拉是IT产品之下带了四个轮子,多了一个汽车的功能而已。

电动汽车让现在模式的电网可能不复存在,可能变成一个可以移动的能源互动的物联网,我们也是从固定互联网变成今天的移动互联网,马上就是5G,比固态互联网更快。并通过互联网又要颠覆一个又一个产业,这个变化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在还有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在出现,电网公司也开始考虑介入汽车换电,每一个变电站都可能变成汽车换电站,3分钟就可以把电池换掉,电池将成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电池在充电的同时随时为电网提供柔性互动。汽车电池在电网这里还能干什么?因为在汽车那里到了80%以后就没有用了,退役之后就成为分布式储能电源的组成部分,它会无处不在,可以放在任何地方,随时可以充电放电,大大提升了电网的效率和安全。正像里夫金所说,电动汽车可以把可再生能源随着需求自由流动。前不久我请教卢强院士,他说这就是”弹性电网”,或者我们将其称为弹性的移动能源互联网。所谓弹性就是当汽车动力电池满充满放2千次,弱冲弱放可以2万次而不影响电池性能,可以随时在需求侧和电网进行智慧互动,所有的调峰都没有意义,而电网真正赚钱并不在卖电,而是在其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上,这个改变对整个智慧城市的变化将是完全颠覆的。汽车也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他们将是一个个可以流动的分布式能源,可以是5G网络的基站,可以是智慧城市的监控系统,可以是信息互动和娱乐平台,可以监控你的健康,可以是你休息的场所,可以是你各种新的参与和体验的平台……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仍然在思考线性世界的事情,但是周围的变化已经把我们带到了非线性的世界,电力、能源行业和传统领域一样,本质上都不适应非线性的转变。”这是理查德·柯夫曼对未来的认识。纽约是电力工业的鼻祖,世界上的第一个电厂和电网都出现在纽约,纽约也是现代金融的中心,在那里负责监管的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告诉我们未来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杰米里·里夫金提出人类社会进步的三要素:能源、信息和交通。能源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支撑,全世界50万种动物,只有人会用火,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驱动着我们每一次社会进步;接着是信息,人们要传递信息,传递信息提升我们的智慧;之后我们就要去迁徒,带来了交通。里夫金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我们所有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包括现在的会议,都是在屋子里,是在建筑里,建筑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再加上我们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必须要考虑金融的问题,同时还有生态,这6个重要的因素需要我们智慧的整合,而这个整合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颠覆,不仅要颠覆自我,同时要颠覆别人,因为你们知道一个一个技术、产品和行业被颠覆掉的时候,都不是被原来的竞争对手,都是一个过路人一脚把你踹到了水沟里。所以我们不仅要看自身行业,还要关注外部的颠覆者。刚才说到三个要点,能源、信息和交通,分布式光伏的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技术来自于哪里?都是来自于半导体IT技术而不是能源行业,正在颠覆交通的电动汽车里的储能技术,也是来自IT技术,现在又要来颠覆电网和能源。能够节能85%的LED灯也是来自IT技术。薪材的时代,砍材翁和卖炭翁负责能源供应,突然来了一个挖煤的;等我们开始挖煤搞蒸汽机,突然来了一个打油的;等我们再弄油和内燃机的时候,又来了一堆把飞机螺旋桨放大用风发电的,把芯片做了一大堆用太阳发电的,用电池和电动机驱动汽车的讨厌鬼,今天谁会把我们踹到水沟里?我们要特别关注背后过路的人。智慧的分布式能源将无处不在,人类可以利用一切资源就地转换能源,现在可以利用的技术越来越多。昨天还讲到了氢能的问题,氢能可以把水直接转换,氢能不仅可以支撑电力系统,也支持交通系统,而且不仅是支持平面交通,未来将会支持立体交通。未来能源让我们的消费者、生产者互相之间没有办法再分隔开来,每个家庭都可以变成参与者,这对整个城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能源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其他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观念要改变,视野要放开。不能局限在我的境界中不能自拔,仅仅局限在自己的行业和传统的认知,何谈智慧?何以智慧?

智慧需要新天地

今天,5G出现后会有更多的颠覆。4G的时候就有很多的颠覆,5G的颠覆将更是难以想象的。首先,可能带来的一个就是物联网的大覆盖,人工智能之后整个的工业生产的形式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可以通过3D打印就地生产,针对性生产和个性化生产。同时人工智能还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比如说医疗,现在人工智能可以支持机器人远距离进行手术治疗。我有一个朋友在青岛,要做前列腺手术,我说你到北京来,北京有最好的专家,他说没有必要,他说是机器人给他做手术,青岛和北京的机器人是一个厂家,背后是一个数据库,一个大数据优化系统,在青岛和在北京做的结果不会有什么的区别,这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还有智慧交通,电动交通,我们刚刚讲氢能交通,但是总觉得氢能是另一种新能源,需要建立另一个系统,而电不需要,所以电能交通不仅是交通工具,是电网和能源的组成部分,未来我们的交通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刚才说到立体交通,因为我们发现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里很困难,人流密度太高,而什么样的无人驾驶效率最高?我们突然发现无人智能飞行器效率最高,比无人驾驶智慧汽车更简单、安全,而且能耗低更多,要把一两吨的电动汽车在路上走,地面阻力很大,又不能走直线。但是如果放在无人驾驶直升飞机上,可以直线飞过去,在各种地方降落,可以翻山越岭不需要道路,这个技术会发展非常的快,智慧无人驾驶不需要专业飞行员,大大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

还有就是智慧的建筑,现在我们追求建筑要感知化,要知道这个屋子里有多少人,有多少人放多少冷气或暖气,是根据人们的需求来决定,可以高度的节能。同时要互动化,建筑和能源要和人、交通进行互通。生态化,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环保的,可降解的,不会造成生态污染。同时要个性化,每一个建筑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建筑里的人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建筑要模块化,模块化建筑可以让你把家带走,带着你的家到你想去的地方。集约化:居住、能源生产、交通一体化,多种功能集约,生产能源、回收能源、储存能源、使用能源一体化。充分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再有就是智慧金融,最大的颠覆来自区块链,而区块链最有发展的一个场景就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建筑的分布式光伏和我们的储能设施、电动汽车如何进行互动互助,如何进行相互结算,如何让信用变成最有价值的东西。每个人今后投资不需要到银行买理财,我们存在银行只给储户百分之一点几、二点几的利息,结果放贷要百分之七点几、八点几的利率,他们自己要高薪、要盖大楼、要腐败贪污,以后我们有区块链技术就不麻烦银行了,我们可以有更高的收益,更高的资金安全,更高的资本效率,而接受投资的项目也可以有更低的融资成本。

最后是生态,生态可以不断通过新的技术改造进行自我完善、自我修复,让每一个人主动地参与生态的保护和再造。建造在西北的光伏电站正在改造那里的生态环境,通过遮蔽一部分阳光,降低土地的蒸发量,减少水土流失,帮助大地恢复生态。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城市”,但是我们不得不对城市化进行重新定位和重新的认识。我们现在把大量的钱投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说马尔代夫,换了个政府就翻脸不认人,风险很大。我们自己还有5.77亿人口居住在农村,这是未来巨大的增长空间。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不是看他们的城市,而是看他的乡村。我前不久参与了《财经》在崇礼的城市化论坛,我听了几个大佬在讨论城市化,我当时就想城市化怎么来的?城市化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因为工业时代强调规模效益和规模经济,需要把更多的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大生产、大分工、大配套,同时可以提供更好的能源、交通、居住、治安、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服务,那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但是城市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到70年代欧洲人提出的《增长的极限》,今天我们在城市中碰到的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治安问题、还有人心里上承受不了的抑郁症等等,其实今天的城市化模式并不适合我们人类。

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只有中国按户籍地来判定是不是城市人口,城市化按照居住地来判断。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人口可以逐渐的向郊区、远郊或者是美丽的乡村进行扩散,现在大家都在尝试。阿里巴巴搞自己的智慧小镇,把研发人员搞到远郊山清水秀的地方去进行创新研究,美丽乡村和智慧小镇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也是为了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让今天5.77亿农村人就地现代化、就地城市化,消除二元差别,让美丽乡村成为我们向往的地方,让智慧技术使那里的服务和城市里没有区别,让那里的生活品质更高。我们现在考虑智慧城市的时候,我们不能再把农村割裂开来,我也建议申能集团应该把崇明做一个示范,在那里我们能够让很多的村民拥有他们的太阳能屋顶、低速电动车,有电动的无人驾驶拖拉车可以进行智能的耕种。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在新疆那边智能耕种,不需要人来驾驶,因为原来开拖拉机的人成本很高,一年好几万、十几万的工资,最后发现有了这个人没有用,可以用无人驾驶,可以智能耕作,机器兢兢业业。我们所有在电动汽车上碰到的问题在电动拖拉机上都不是问题,发展智能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会带来智慧农业根本性变化。智慧美丽乡村的电力从哪里来?如果是5.77亿人口就是3亿个屋顶,给每个屋顶20个千瓦光伏就是60亿的装机,我们去年只有17.7亿装机,如果利用时间在1200小时,就是7.2万亿度电,2017年中国的发电量是6.3万亿,这些能源就可以解决我们乡村就地城市化,就地现代化,就地清洁发展,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创新空间。过去改革开放40年,我们把几千万亿资金砸在了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未来中国的乡镇现代化会给我们创造巨大的投资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空间。

不久前我们参加一个公司的战略研讨会,当时一个很著名的经济学家讲,能源企业都是以工程师为主,工程师的思维都是强调性能及转换效率的性价比,要转变到强调市场价值的性价比。我后来说今天的变化连性价比都在被颠覆了,如果就性能来说,大家看看这两个手机,一个是苹果X,一个是飞利浦的E1600,京东上的价格一个是8388元,一个是168元,就打电话的性能来说没有什么区别,168元的手机充一次电几乎可以用一个礼拜,通话效果会更好,所以你花了50倍的钱和打电话没有关系,就电话功能而言飞利浦的性价比非常高,但苹果手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体验。有人数过,说智能手机出来,60多个行业被它颠覆掉了,最典型的就是照相机,今天谁出门还带着一个傻瓜相机?现在就连大的单反相机也碰到了麻烦,很多人不需要把皱纹照的清清楚楚,尤其是女同志,她们喜欢美颜,智能手机下一个程序就可以把你变成大眼睛瓜子脸,让你年轻20岁,可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要。今天人们带一部手机出门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带来极大的便捷,所以我们今后必须跨界想问题,而不是纵向沿着一条线来想问题。今天能源碰到的问题就是一直在纵向想来想去,走不出线性思维。

我们都在尝试智慧和能源的整合,不瞒大家说我在5个智慧能源公司任专家或董事,但是他们的目标市场非常不同。我看了一下大家对智慧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说协鑫智慧能源公司把气电、风能、储能、光伏、节能、地热等6个能源综合起来平行考虑进行协同优化,通过电网、热网、冷网、燃气网、交通网和信息网形成六维网络,构筑能源、信息、交通、建筑、金融、生态六维智慧服务体系。隆基泰和是香港的一个上市公司,它们和IBM开发了一个大数据系统,构建智慧能源服务体系,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综合服务,电能托管服务和购电代理业务。目前,该系统支撑超过2万个分布式光伏屋顶运营监控,为用户提供报装、建设、安装、运维和融资综合一体化服务。川能智网是四川能源集团的一个混合所有制企业,提供电力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系统,服务于售电业务,提供数据延伸服务,将智能电表与数据库独立分拆,形成”智网在线”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为能源需求侧管理、节能服务、售电企业提供服务,为地方政府规划、经信、环保、财政、税务等部门提供数据服务。企业环保设备有没有开,它第一时间就知道,比环保局的监控还准确,而且不需要企业和环保部门投资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我虽然不是申能的专家,但是昨天听取申能的发展计划,他们提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能源形势互换、能源与信息技术数据互用、能源分配方式互济、能源消费商业模式互利,在多能互补、互联网思维、数字化电网。大家都在做,每一个企业都在努力,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碎片拼起来就会拼出来未来能源和智慧能源的蓝图。我们企业要搭建一个应用的平台,要最大限度的开放,让大家共同利用我们的平台。

技术的关键在于应用,智慧能源技术的推进,应用是基础。技术不在乎有多么先进,够用就行,好用才行,太先进的技术大家都不会用,不好用,搞出来也是白费,最主要的是新技术的应用要给社会带来便捷,带来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多的参与和体验。技术必须要有市场,中国有一个14亿人口的市场,任何技术有中国的市场依托都可以不断的进步和完善,都可能成为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得起的技术。而重大的技术突破,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都不是在技术的前缘,而是在技术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结合部,所以,关注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的结合是我们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的最关键的着重点。谢谢大家!

圆桌论坛

韩晓平:郑新业教授提出”能源不可能三角”,及任何一种能源都不能做到既供给充足,又价格便宜,还清洁环保。当然,我们很尊重郑教授,他不在我们说他不太好,你问到这就只能不好意思了。他的这个观点还是局限在就能源谈能源的工业时代的线性思维。刚才我放了一张图片,两个手机,想说明的问题是必须要摆脱线性思维,经济现在到了体验经济的时代了,跨界经济的时代,更关注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新体验和什么样的新跨界,也是智慧能源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要把能源系统包括电网和其他各个系统变成一种新的体验平台和参与平台,我们要让能源技术和其他技术跨界整合,这很重要。一旦变成体验平台,钱就不重要了,过去工业时代的经济规律也不起作用了,我上个月手机费用了350元,电费只有100元,电费涨一涨大家都嚷嚷很厉害,但是手机费多花了没有人嚷嚷,有时候我用手机看电视剧要另花钱,走路听听小说也要另花钱,各种各样的钱在网上付你不会在乎。这是从电话跨界到了娱乐,我们必须摆脱线性思维,让智慧能源变成一个新的东西,让它的体验觉得好玩,让大家有参与感,有时尚元素,人们就愿意付这笔钱。举一个例子,普通工商业电费大家都说很贵,北京高峰时段1.4元一度,如果对应在电动汽车,15度电100公里合计21元,如果是燃油车需要8升,7元1公升合计56元,比一比,一点都不贵了。如果电是来自你屋顶的分布式电站,没有租地成本,没有线损,一度电能卖1.4元,太赚了,因为成本也就0.4元一度。要是自己的光伏屋顶给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成本?郑新业教授的”能源不可能三角”还成立吗?

另一层面说也未必清洁环保就一定会价格高昂,如何把技术整合好,把技术应用好了,你就可以达到你的效果。二战的时候德国所有技术都非常先进,最后是苏联人打进了柏林,而不是德国人打进了莫斯科,所有的技术要好用、便宜、制造简单,大家都会用,很快就普及。所有的大型能源企业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的,转型很重要,我们要把他们自身平台化,他们要开放自己霸着的资源,让大家共同进行创新,很多我们原来认为的问题都在创新过程当中自然解决了。讲起来改革存在很多问题,最后你会发现我们纠缠的很多难题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技术的进步,这个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了,这就是要摆脱过去工业时代的线性思维。

我讲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大家一听就会明白,也诠释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能源服务?服装工厂制造衬衣需要170℃熨烫领子塑型,如果对燃煤锅炉房要改造,煤改气让你烧天然气,你还用原来的工艺技术,在燃煤锅炉里换一个天然气燃烧器,继续用蒸汽管道系统,肯定是不经济的。煤便宜,但利用并不方便,你不能在生产线上直接烧煤加热,只能用锅炉烧蒸汽转化热能利用。能源结构转型需要智慧,其实在生产线上安装一个燃气燃烧器加温导热油到170℃,直接用它熨烫。再进一步想,这个工艺用电烫一下也行,根本没有那么复杂,至少工艺设计部门不是能源专家,他们的解决方案局限在他们已知的技术上。如果你坚持自己的能源燃料供应方式和工艺,不从用户实际情况出发,郑教授说的结果就成立,但是你不局限于原来的工艺技术,清洁的能源结构转型反而可以降低用户的成本。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的合理应用问题,而且这个应用一定要是”无我”境界的应用,现在为什么做不好?我和南方电网的同志也聊过,比如综合节能服务在他们内部的阻力也很大,你帮人家用户节能,少用电了,提高效率,人家各省公司说,国资委对我考核是增加供电量,你让用户节了电,我那个任务怎么完成?这恐怕还是最根本的问题,还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自上到下理念的智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