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侧革命

针对供给侧改革,最近形成了一些争论,特别是在能源领域,是继续坚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四个革命,还是退避三舍搞供给侧改革?

中央说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以适应需求侧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巨变。现在一些部门和企业格局自己的认知和利益,已经将其变为“供给侧改革”,并提出要其引领中国“十三五”经济的发展方向。现在,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甚至有部门将建公共厕所也解释为供给侧改革,难道不搞供给侧改革就不建厕所了吗?

革命是自下而上,革命的目的就是要颠覆旧的利益格局创造一个新世界;改革是自上而下,改革的目的就是在维持现有既得利益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化解矛盾,尽可能避免革命的发生。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首先提及的就是能源需求侧的消费革命。他说:“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为什么总书记如此重视能源需求侧革命?因为能源革命已经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能源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1840年中国没有跟上煤炭和蒸汽机驱动的全球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在此后的100年中被打的满地找牙。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才补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改革开放是我们补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而“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被大庆石油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所驱动,没有大庆的石油就没有独立自主,也就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

然而,当我们还沉迷于工业革命“规模效益”的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世界已经被信息技术推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独享”、“分享”,进入到一个“共享”的新文明。如果,中国若不能跟进,将再次被淘汰出局。总书记高瞻远瞩,他说:“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里夫金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能源、交通和信息技术所驱动。而且是通过用户参与,从需求侧实现的颠覆。我最近去欧洲北美调研,对此感受颇深。去年初,我在美国读书的儿子要参加一个校外专业考试,他预定了出租车,但出租车迟迟不到耽误了他的考试。美国同学为此笑话他是“老古董”,这年头在美国谁还打出租车?大家都是用“人民优步(Uber)”,用手机在网上定一下,车马上就到,既便宜,又方便,还有保障。开“优步”的都是你我这样的老百姓,本质就是让“人民为人民服务”。

“Uber中国”在柳传志侄女柳甄的管理下,北京下客上客之间的时间已经从7分钟缩短到2分钟,极大地减少了空驶,提升了运营效率,不仅增加了运营参与者的收入,还减少了道路拥堵、油耗和污染。而优步和滴滴打车这些人民共享服务,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阻力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城市出租车公司和与他们休戚与共利益勾连的政府主管部门。两会期间主管部长大谈监管,而我们打不上出租时,他们又在哪里?他们以安全、不合法等种种理由阻碍这种来自需求侧的革命,他们主导的供给侧改革能够改变什么?

去年10月在英国期间,正好碰到我侄女去欧洲巡游了好几个国家。我们在2000年以前的秦朝就已经解决的问题,欧洲至今文字语言还没有统一。语言不通,她用网络打车、住店、吃饭、买火车票、看演出、买东西等等,无一不靠网络实现。在各国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此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畅通无阻。

我有两个亲戚带着孩子到美国旅游,四个人基本不会英文,他们就靠互联网在美国自己租车自己开,靠着手机谷歌地图导航,纽约、华盛顿、费城、水牛城满处跑,到处玩,完全不用当地人导游。

信息化不仅提升了个人和社会的效率,也大大减少了支撑传统社会运转的能耗和排放。谷歌地图在美国导航,它会根据每一个需求侧上传的GPS信息,测量时速并形成大数据来帮助大家随时了解前方道路情况,避开拥堵,并实时为你调整路线,让你维持最佳经济时速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大大减少了能耗和时间,用信息技术“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

我去美国的山姆俱乐部(Sam’s)、好市多(Costco)、宜家(IKEA)、家得宝(Homedepot)这些大型连锁店,发现他们几乎已经不卖白炽灯泡了,节能灯也很少了,几乎全被LED灯泡所替代,而且还有10只装的大包装卖。很多美国人一买几包,意味着可能将全家的灯泡更换一新。我研究了一个典型美国家庭,2000平方英尺,约合200平米建筑,使用白炽灯全部照明负荷3.36千瓦,如果都更换LED只需0.45千瓦,可节省83%的负荷。LED灯寿命长达2.5万小时,这就意味着相应被节约的电力需求将彻底消失。

以前,在美国的办公室里主要使用台式计算机,而且基本上是从不关机,现在已完全被笔记本电脑替代,笔记本电脑的用电量不足台式机的十分之一。这样的变化是供给侧改革能够制造出来的需求吗?人们使用白炽灯和笔记本电脑并不是因为它们更便宜,而是出于理念的进步和工作的方便,而这些需求侧的选择又将颠覆的是谁?

处于能源人的好奇,我去康涅狄格州参观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水艇“鹦鹉螺”号,那里是一个海军基地。无意间发现周边的军人宿舍区每一座屋顶都安装了分布式太阳能电站,形成了一个能源互联网小区。在美国和欧洲,分布式的太阳能屋顶电站随处可见,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美国“好市多(Costco)”商场的门口有一些专业公司在兜售分布式光伏电站,只要你填一个表,专业人员就会上门评估,为你办好一切相关手续,并为你安装屋顶太阳能电池板。你不但可以使用自己的电力并获得补贴,还可以将电力出售给电网或邻居,电网不仅必须收购你的电力,还有为你提供无偿的备用负荷保障。

我去探望家住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朋友,前年“桑迪”飓风袭扰美国东海岸,他们的小区停电长达三周,很多人到政府和电力公司门前示威游行也无济于事。但是,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因为有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而一片灯火辉煌。此后,我的这位朋友请专业公司为自家安装了小型天然气分布能源,不仅可以自己发电,还可以利用余热给自己供暖和生活热水,目前美国天然气非常便宜,自发自用的经济性还不错。对于这一家人,不仅不用为停电而烦恼,还成为他们家如同汽车、手机一样值得炫耀的新玩意儿。

我们从2002年在中国推进分布式能源至今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在中国进展仍然一筹莫展。“十二五”国家能源局计划推进1000个示范工程,结果根本没有能完成。能源局、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工信部、住建部等十几个部位和两任总理和主管副总理的支持也无济于事。让我们最为困惑的是电网企业的一个问题:你们都自己发电了,我们的电卖给谁?我们怎么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是党的执政基础,你们到底想干什么?确实,现在电网正在搞“全球能源互联网”,准备通过特高压输送北极的风电和赤道的太阳能,如果家家户户都自己发了电,“全球能源互联网”还怎么建?

在能源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并非今天的政策,发改委已经贯彻多年,从2008年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起,每年都有上千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作为政绩被关闭,取而代之的是60万、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上大压小”成为政府优胜劣汰的基本标准,而就是这个“上大压小”造成了今天严重的电力产能过剩。

2015年火电装机9.9亿千瓦,设备利用时间为3969小时,若按照5500小时经济性标准计算,装机富余容量达到2.1亿千瓦。五大发电公司仍有大量的燃煤火电机组在建设之中,电网公司仍有大量在建拟建的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等待输送这些电力。每一个企业都寄希望“供给侧改革”中,政府将别人的电厂作为落后产能关掉,为自己做大做强消除竞争对手。在用电需求增速持续下行的情况下,大家建设燃煤火电厂的热情不减反升。

2015年12月18日,国家电网响应供给侧改革,发布了“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成果。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机达到20.7亿千瓦,人均1.5千瓦的目标,而英国目前实际运营的发电容量人均不到1千瓦。英国人均GDP五万多美元,中国只有8000多。国网的规划提出再建2.6亿火电,认为用电能替代终端能源应该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他们不仅要替代煤炭,还有替代石油天然气,至于温室气体是增是减没人关心。国网的观点得到与会各大央企发电公司的一致支持。去产能化的供给侧改革,反而成为大家扩张产能的新理由。

“节约资源”和“节能优先”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基本国策。中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两倍,欧盟、日本的三倍,英国的四倍,丹麦的五倍。为什么他们在供给侧改革中想到的不是如何提高能效,降低单位GDP能耗 ,而是进一步扩大产能?因为,节能是需求侧的事情,与供给侧做大做强的愿望背道而驰。提高能效只有通过需求侧革命来实现,寄希望于供给侧改革是一厢情愿。通过信息技术和创新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排放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方向,与传统的供给侧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殊途同归。

李克强总理在去年12月2日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上说,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而供给侧如何改?就是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他还说,淘汰落后产能,我们要用市场化办法,政府只起引导作用,在安置下岗职工、托住社会保障底线等方面给予支持。克强总理的讲话仍是坚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

其他行业我们没有发言权,但在能源领域,能源革命是全世界的潮流和主旋律。由需求侧推进的能源革命正在成为势不可挡的大趋势,大潮流。供给侧改革或是权宜之计,目的也必须是配合和顺应需求侧革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