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让老牌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苦不堪言,除了要支付巨额赔偿外,其北美分公司还可能将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目前,BP公司的市值已经缩水一半,被收购的传闻应运而生,渣打银行甚至建议中石油收购BP,认为这是一件双赢的美事。事情果真如此?笔者并不这么认为。

  的确,趁着BP深陷漏油事件抄底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打算,只是BP虽然困难,还没有沦落到出售公司的地步。BP的股市价值已经出现巨额下挫,但这并不意味着BP的资产价值也出现下跌,BP完全可以壮士断腕,通过出售一些资产获得现金渡过难关。另外,BP的北美分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依法申请破产,从而以该公司的资产承担漏油事故带来的各种损失和责任,减轻BP的压力。

  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整个世界舆论都在指责BP,但漏油事件的所有责任并不能简单归咎于BP一家。例如,爆炸沉没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是BP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租赁来的,而与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有关的哈利伯顿公司也牵涉其中,三公司在此前的质询中均不愿承担责任,未来责任如何确定、赔偿如何分割还是个未知数。因此,BP虽然面临重重压力,但生机仍在。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很可能通过卖资产、子公司破产艰难维持,现在让中国企业去收购BP,为时过早。

  实际上,中国企业购买BP也有很大的现实障碍。我们知道,BP虽然是私人企业,却是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英美政府一直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力。出售BP会给英国带来很多压力,英国政府不会轻易许可,肯定会采取一些手段来维护BP的利益。同时,BP是跨国企业,购买BP必须经历各个相关国家的审批和认可。眼下,即使BP在美国的资产破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产还必须通过所在地政府的批准,从以往经验而言,中国企业能通过审批是相当困难的。即使一切顺利,中国企业也必须考虑,英国是美国的传统盟国,英国企业极其熟悉美国的司法体制,英美之间搞不定的事情,别人进去更难对付,更何况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了。

  笔者认为,相比之下,买BP的资产要比买企业本身更有可操作性,也更具有战略价值。从这个角度说,如果BP有意出售其正常运转的油田、石油转运系统和炼油厂等资产的部分或大部股权,不仅中石油可以去买,就是中石化、中海油这些企业都应予以关注。尤其是BP所拥有的深海钻探技术、页岩气钻探开发技术,以及在一些国家的油气资源,都是中国需要的。

  不过,BP的资产中也有很难碰的部分,即使拿到手里也会烫手,有的资产BP经营起来顺风顺水,却不适合中国企业单独经营。例如伊拉克鲁迈拉油田,BP在那里扎根多年,与政界、经济界乃至地方势力关系密切。此前,中国企业与BP合作这一项目,就借用了这一优势,如果BP退出,中国企业就得独自面对那里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可见,长远来看,BP的资产对中国企业发展是有利的,但并非获得所有的BP资产都对中国企业有正面价值。要想收购这些资产,必须对未来面临的风险审慎、全面地估计,否则会得不偿失。

  此外,不少投资人士试图从增加中国石油供给的角度来劝说中国企业接受BP资产,但即使这件事成立,只会让参与操作的投行赚钱最多;若果然将中国企业拖入并购带来的一系列官司,律师们也可以没完没了地赚钱,这是他们乐见其成甚至主动促成的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在BP未来尚难以确定的情况下,遐想中石油去接手有些为时过早。这么大规模的收购,不可能国际投行一忽悠就落实下来,想必中石油等企业也有自己现实而谨慎的考虑。在这一复杂问题上,中国石油企业既不应错失良机,也要小心“火中取栗”,应着力关注BP可能出售的资产中,既有助于中国企业战略发展,又并不扎手的部分。